近日,《中国纪检监察》杂志刊文指出,随着作风建设不断推进,不良风气逐步扭转,但一些基层干部中潜伏着一股“躺平”暗流,值得警惕。这些“躺平式干部”的主要表现是:工作上得过且过,缺乏信心与斗志,面对任务左躲右闪……如此“躺平”,既降低了行政效能,也伤了民心,更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。
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。对于“躺平式干部”我们有必要追问一句:他们为什么会选择“躺平”?在“躺平”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?
“躺平”一词,原本是指当代青年面对社会矛盾、竞争压力和日常焦虑时的内心迷茫与自我调侃。俗话说“初生牛犊不怕虎”,二十几岁的年纪,本应当敢打打拼、充满激情。没有谁天生就会选择“躺平”,很多时候是在屡屡碰壁之后,无奈地接受现实,变得得过且过、“丧”了起来。年轻人这种“丧”的心态绝不可取,但造成他们“躺平”的某些社会原因必须加以重视。
“躺平式干部”与“躺平青年”有着相似之处。对于这些人,我们既要严肃批评教育,端正其消极懈怠、不思进取的工作态度,改变其不作为、懒作为的工作作风;同时,也要正视导致他们“躺平”的深层次因素,探究他们为何会从“想干事、肯担当”到“无欲求、不作为”,挖掘催生“躺平式干部”的土壤和环境。
有这样几个原因导致了干部“被迫躺平”:其一,某些单位部门的职责运行边界模糊,职责、权力扯不清楚,造成干部谁也不敢贸然“揽事”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。其二,在选人用人导向上有偏差,某些单位部门只看重纸上政绩、表面功夫,不看干部的实际能力和工作表现,导致有为者“无位置”、平庸者却“平步青云”,寒了那些想干事、能干事的干部的心。其三,容错纠错机制落实不到位,对于在先行先试中偶有失误的干部“一棍子打死”,对于被错告诬告的干部不及时澄清是非,让他们背上了思想包袱,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受到挫伤,只能“被迫”选择“躺平”。
我们有理由相信,那些主动选择“躺平”的干部只是极少数,在一个科学良性的机制下,这样的干部很快会被正向淘汰,不足为虑;对于更多的“被迫躺平”干部,各级主政者要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,把担当作为衡量干部的重要标尺,以容错纠错护航干事创业的热情,切实为广大干部撑腰鼓劲。
“好干部是选出来的,更是管出来的”。杜绝“躺平式干部”的关键,就是要“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、激励和约束并重”,出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政策措施,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,从根本上铲除滋生“躺平式干部”的土壤,让有为者真正有位、为担当者扛起担当。古人云,禁微则易,救末者难。只要我们立足根本,解答好“怎样用人”的问题,“躺平式干部”必然躺不住,干事创业者必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。
——摘自《南京日报》